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江苏睢宁:玉米大豆“手牵手”科技赋能促增收

来源:大豆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技术人员测量玉米叶长度、宽度。 顾士刚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目前的测产情况来看,有的品种很好,产量高,对大豆影响不大,有的品种不适宜玉米、大豆套种……”江苏省农业

技术人员测量玉米叶长度、宽度。 顾士刚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目前的测产情况来看,有的品种很好,产量高,对大豆影响不大,有的品种不适宜玉米、大豆套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孔令杰说。9月28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站组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及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等七市种子管理站技术人员40余人齐聚江苏省睢宁县王集镇田河村160亩试验田,开展大豆玉米品种带状复合种植品种评价筛选观摩活动。

技术人员一株株查看套种的大豆。 顾士刚 摄

  中新网徐州9月29日电 题:江苏睢宁:玉米大豆“手牵手”科技赋能促增收

“这一穗玉米有500粒。”专家现场测量。 顾士刚 摄

  作者 顾士刚 朱志庚

  睢宁县地处江苏省北部,黄淮冲积平原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上海交通大学王新华教授说,每个省、市、县,甚至村镇的土壤、气候等都有差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管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同样需要差异化。今年全国多地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间套作的科学发展,旨在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多收一季大豆。

  “睢宁县这块试验田里试种了40个玉米品种,测试的目的是看哪个品种适宜大豆玉米套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每亩地玉米、大豆的株数大约分别在4500株、株。复合种植对大豆、玉米的品种有着特定的要求。大豆品种需要耐荫性好、抗倒伏,玉米要选择紧凑型、耐密植的品种。”活动现场,连云港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卞佩光仔细察看、分析、比较品种套种组合的优劣。

  “目前,大豆玉米品种、种植方式、管理方法等均已发生了变化。在实现品种选育、田间管理等基础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同样需要依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特点同步更新,打出‘组合拳'。”江苏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俞玮现场与专家组、种植大户等交流经验。

专家现场比较各品种的优劣。 顾士刚 摄

  “叶子长88cm,宽8.9cm……”试验田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正带领2名技术人员对各品种玉米穗位叶进行长度、宽度测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的性状都有要求,要想保证产量,选好品种很关键。

  “今年,睢宁县承担了农业农村部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集成与试验示范'任务,承担了2.5万亩推广任务。开展品种及模式的筛选试验将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熟化、本地化,为接下来的大面积推广奠定好的基础。”睢宁县农业农村局李振宏研究员说,睢宁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落实到18个镇(街道)249个种植主体,建设了4个千亩片、7个百亩方、6个50亩高产攻关田,为今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完)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2022年大豆和油料播种面积扩大2200万亩以上,要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按照农业农村部部署安排,今年江苏省将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60万亩。为更好地推动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站在全省开展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品种筛选工作,睢宁县组织开展了40个玉米品种、21个大豆品种以及6个不同种植模式的筛选试验。

  在活动现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综合试验站站长袁建华比较大豆、玉米不同品种套种结果,指出玉米株型通常有松散型、半紧凑型、紧凑型三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叶子如果遮光严重,大豆就容易产生倒伏。玉米品种选择紧凑型或者半紧凑型,叶子直起来往上生长,叶片的夹角最好是在15度以下范围内。除了株型紧凑要求外,耐密植、抗倒伏、适合机收等特征也不能忽视。”

文章来源:《大豆科技》 网址: http://www.dadoukeji.cn/zonghexinwen/2022/1022/584.html



上一篇:揭示大豆驯化改良进化史 为定向培育新品种奠定
下一篇:专访大豆育种专家:我国大豆育种从跟跑到领跑

大豆科技投稿 | 大豆科技编辑部| 大豆科技版面费 | 大豆科技论文发表 | 大豆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大豆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