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一亩田种出三份收益 四川自贡贡井创新种植模式

来源:大豆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今年的大豆长得好,丰收有望。”4月中旬,在自贡市贡井区成佳镇杨柳村,贡井区农技站站长邓学东来到种植大户李炳高的地里查看,眼见大豆长势喜人,今年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今年的大豆长得好,丰收有望。”4月中旬,在自贡市贡井区成佳镇杨柳村,贡井区农技站站长邓学东来到种植大户李炳高的地里查看,眼见大豆长势喜人,今年有望又是一个大豆丰收年,两人都十分兴奋。近日,贡井区入选全国41个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全省仅有5个。

“你看,长得好不好嘛。”邓学东指着眼前的一片春大豆新苗,眼里满是期待。让邓学东和农户们干劲十足的,是来自中央和省上的强烈信号——扩种大豆。

李炳高对未来更是充满信心:“每亩高粱打600斤,还能收一千多斤毛豆,待5月中下旬毛豆收获后,于6月下旬再套作3行夏大豆。一亩田种出了三份收益。”

一亩田能种出三份收益的高粱间作(套作)大豆带复合状种植技术,到底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在窄行内栽植2行高粱、在宽行内间作3行毛豆,毛豆收获后再套作3行夏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高粱亩栽6000~6500株,毛豆亩栽6000~8000株,夏大豆亩栽8000~9000株,实现‘高粱不减产,多收两茬豆'。”邓学东说。

“2行高粱套作2~5行大豆,高粱亩栽6000~6500株,大豆亩栽8000~9000株。”邓学东希望通过高粱套作大豆不同栽植规格对高粱和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比试验,找到高粱套作大豆的最佳组合,让套作综合效益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为何贡井区积极推广高粱套作大豆模式?“基础牢,效益好,技术简单,积极性高。”邓学东坦言,“贡井区有玉米套作大豆的传统,自2018年起,贡井区结合大力发展高粱产业,开始积极探索高粱套作大豆栽培模式,高粱平均亩产300公斤,大豆亩产120公斤左右,在保证高粱基本不减产的前提下,增收一季大豆。”

不仅改进种植模式,在高粱套作大豆的示范推广过程中,贡井区也重点把好品种筛选关、培育壮苗关、规范移栽关、科学施肥关和病虫综防关。

目前,贡井区正以成佳、建设、龙潭等乡镇为核心,建设20公里套作大豆产业示范带,建立大豆良种扩繁基地,2022年全区大豆套作扩种面积达到2万亩,“高粱亩产300公斤、大豆亩产130公斤,亩均新增利润1000余元”的目标有望实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文章来源:《大豆科技》 网址: http://www.dadoukeji.cn/zonghexinwen/2022/0424/541.html



上一篇:河北省首家!石家庄藁城区入选国家级大豆科技
下一篇:中国科学家找到大豆“丢失”的基因破解高产“

大豆科技投稿 | 大豆科技编辑部| 大豆科技版面费 | 大豆科技论文发表 | 大豆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大豆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