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豆科技版面费是多少[11/04]
- · 《大豆科技》投稿方式[11/04]
畜牧与动物医学论文_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形态特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大豆寡糖的形态特征 1.2.2 大豆寡糖中总糖和功能组分含量 1.3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形态特征 2.2 不同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大豆寡糖的形态特征
1.2.2 大豆寡糖中总糖和功能组分含量
1.3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形态特征
2.2 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总糖和功能组分含量
2.3 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分子结构
3 讨论
3.1 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形态特征
3.2 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总糖和功能组分含量
3.3 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分子结构
4 结论
文章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形态特征、功能组分含量和分子结构,以探索大豆寡糖的理化特性,为生产上合理利用大豆寡糖资源提供科学参考依据。试验随机选取5种市售大豆寡糖,分别来自河南省(大豆寡糖Ⅰ和大豆寡糖Ⅱ)、陕西省(大豆寡糖Ⅲ和大豆寡糖Ⅳ)和广东省(大豆寡糖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形态特征;采用蒽酮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糖和功能组分含量;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其分子结构差异。结果表明:1)大豆寡糖Ⅰ和大豆寡糖Ⅱ呈球体、颗粒较小、表面光滑,大豆寡糖Ⅲ、大豆寡糖Ⅳ和大豆寡糖Ⅴ呈棱角尖锐的多面体、体积较大、表面粗糙有褶皱。2)大豆寡糖Ⅰ~Ⅴ中的总糖含量分别为66.50%、82.75%、75.73%、65.54%和70.39%。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含量分别为:大豆寡糖Ⅰ66.98、100.75和549.79 mg/g;大豆寡糖Ⅱ,61.82、114.29和509.02 mg/g;大豆寡糖Ⅲ,70.12、84.70和559.70 mg/g;大豆寡糖Ⅳ,60.36、109.98和520.51 mg/g;大豆寡糖Ⅴ,77.24、84.56和641.44 mg/g。3)大豆寡糖Ⅱ在波数为860、928和1 151 cm-1位置的光谱吸收峰面积极显著低于其余大豆寡糖(P<0.01);大豆寡糖Ⅲ在波数为860、928、1 024和1 151 cm-1位置的光谱吸收峰面积均高于其余大豆寡糖,即大豆寡糖Ⅲ中所含C—O—C、C—H、呋喃环A和C型结构以及寡糖含量所占比例较高。由此可见,不同来源大豆寡糖的颗粒形态特征各不相同;大豆寡糖Ⅱ和大豆寡糖Ⅲ的总糖含量相对较高,但大豆寡糖Ⅲ颗粒较大、在空间分子结构中含寡糖较多。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S816
文章来源:《大豆科技》 网址: http://www.dadoukeji.cn/qikandaodu/2022/0523/551.html